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
索引号: MC001-C0000/2017-00008 主题分类:
发布机构 政府办 发文日期 2017-02-03
文号: 文件下载

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高港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的通知

泰高政办发〔2017〕5号


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《高港区

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的通知


各镇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区各委办局,区各直属单位:

《高港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》已经区政府研究通过,现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贯彻执行。


bet365娱乐场开户办公室

2017年1月25日


高港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-2020年)


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,提高全区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,根据国务院颁布的《全民健身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560号)、《全民健身计划(2016—2020年)》(国发[2016]号)、《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—2020年)》以及《泰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(2016—2020年)》精神,结合我区全民健身发展特点,制定本实施计划。

一、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

(一)指导思想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和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增强人民体质、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,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坚持以人为本,依法治体,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提高体育惠民质量,提高人们身体素质,初步实现高港体育基本现代化,为打造“强富美高”港口名城做出积极贡献。

(二)主要任务。到2020年,创成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;高港体育公园全面建成开放,打造6个镇街全民健身分中心、45个村(社区)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,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3.8平方米;举办好“高港杯”全国象棋青年大师赛和第四届区全民健身运动会。

二、重点工作

(一)继续开展好的传统体育项目,发展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继续开展传统的体育项目,加强民族体育、民间体育、民俗体育保护和推广,重视武术、气功、体育养生、棋类等传统体育项目。一如既往开展广场健身舞,进一步将棋类文化和广场健身舞延伸到社区、村,拓展到校园、机关去,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参与其中,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自豪感和获得感。

(二)创成江苏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,加强体育惠民设施建设,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。贯彻实施《江苏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本标准》,完善城镇社区“10分钟体育健身圈”和农村“15分钟体育健身圈”服务水平。促进区体育公园全面建成开放,加快健身步道等户外体育设施建设,使之保护和融入生态发展,打造6个镇街全民健身分中心、45个村(社区)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,人均体育设施面积达3.8平方米。全面推动学校、单位等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让群众享受到位置更便捷、设施更先进、服务更周到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。

(三)加强社会组织管理,深化改革,转移公共服务职能。用依法治体的理念指导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。一方面放宽体育社会组织准入条件,另一方面加强管理,推动由双重管理向直接登记转变,不断扩大体育社会组织规模,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运行质态。力争到2020年底,全区体育社团达到28个,注册会员人数达30000人以上。支持镇街文化站、体育社团及其他社会组织承担公共体育服务工作,加大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力度,细化政府购买目录,规范政府购买程序,完善政府购买考核评价体系。加大财政投入力度,完善财政补贴制度,推动镇街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。

(四)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,鼓励全民参与。广泛开展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,利用“全民健身日”等重要节点宣传体育,鼓励不同年龄层的人参与体育健身。每年举办1-2个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活动。致力打造全民健身象棋文化广场、“春江花月夜”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和凤栖湖生态公园,使其成为体育旅游的新亮点。因时、因地、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,创编新优健身项目,引导运动项目发展,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。支持开展“一镇(街道)多品”建设,主城区及各镇街均形成1—2个有影响的常态化品牌赛事或群众性体育活动项目,如广场舞和排舞大赛、柴墟大鼓等。

(五)加强社会指导员培训工作,强化健身宣传指导,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。

1、力争到2020年全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的人数达到1500人,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5人以上。对在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从事体育组织、培训和指导工作的人员,逐步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。每个体育健身设施工程(点)、体育健身站(点)、镇街文化站、行政村(居委会)及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均须配备三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。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,建立投入和激励机制,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,优化结构,增强活力。

2、营造市民参与科学健身的氛围,加强全民健身意识的引导,全区每年举办集中科学健身宣传不少于2次。

3、建设完善镇街宣传文化中心室内外体育健身设施,建成10个市级多功能运动场和20个区级全民健身工程示范点。

(六)鼓励加大对全民健身产业投入,满足群众多元需求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鼓励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,把全民健身产业、健身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。利用网络技术,结合自身资源和产业优势,建设融体育、文化、休闲、商贸、旅游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。结合药、医、养、游大产业布局,试点康体结合工作,推动健康关口前移,激活医保沉淀资金,探索“医保健身一卡通”推广的可行性。积极研究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段试行发放体育消费券,鼓励、引导群众增加健身消费。

(七)促进对外交流合作,推动开放互赢发展。积极开展向发达地区和优秀体育组织学习交流活动,积极参与全国性全民健身交流展示活动,学习全民健身先进经验。精心打造体育竞赛品牌工程,把赛事打造成为弘扬城市精神、扩大城市影响、推进城市建设、提高城市幸福指数的品牌赛事。

三、具体措施

(一)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,推进城乡健身设施、健身组织、健身活动、健身指导等公共资源及服务要素的协调配置。全面拓展镇街宣传文化中心体育服务功能,积极发挥行政村、社区居委会文体活动室的阵地作用,推动“10分钟体育健身圈”向城乡一体化迈进。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提档升级。

(二)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建设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促进体系。建立体育教育联席会议制度,促进体教融合发展。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,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,大力实施《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》,推进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,引导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、掌握运动技能、养成锻炼兴趣,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。贯彻实施《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振兴行动计划纲要(2015—2020年)》,构建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。建立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,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。

(三)加强发展职工公共体育。宣传“我运动,我健康,我快乐”的健康生活理念,充分发挥行业体育协会、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、职工体育协会等各类组织的作用,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,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。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,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。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,要积极组织本单位人员开展工间(前)操和业余健身活动,开展体育锻炼测验、体质监测等活动。

(四)加强完善妇女、老年人和残疾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体系。

1、结合妇女的生理、心理、工作与家庭等实际情况,广泛开展适合妇女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。

2、出台关于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的保障文件,每两年发布老年人体质监测报告,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保障水平。公共体育设施为老年人健身提供便利,依托现有体育设施建设各级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。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,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。

3、关心残疾人的体育健身,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,开展适合残疾人参与的各类健身活动,培养残疾人体育骨干,带动更多的残疾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。

四、组织实施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强化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。政府加强规划制定、政策制度制定、资源整合分配、工作督查评估和统筹协调,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、落实工作任务。各镇街和有关部门、行业要依照本计划,结合各自实际,制定《全民健身实施计划》,并组织实施。

(二)拓宽投入渠道。政府将全民健身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,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投入力度。发挥政府专项资金的杠杆效应,采取企业冠名、社会投资、金融机构信贷等方式,拓宽全民健身多元投入渠道。落实财税优惠政策,鼓励社会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资助和捐赠。

(三)强化队伍建设。建好基层文化体育组织机构,拓展镇街宣传文化中心的体育服务功能。推广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式,配强基层全民健身人才队伍。建立全民健身人才扶持机制和培育基地,加大对社会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。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、分级管理等制度,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,为其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提供条件。

(四)实施绩效评估。把全民健身内容纳入文明村镇、文明社区、文明单位和文明学校的考核指标体系,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财权和事权,合理界定政府及部门的职责分工,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。建立健全综合考评体系,着力加强基层工作考核,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,推动工作开展。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促进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。

(五)加大宣传力度。各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,普及科学健身知识,增强公民健身意识,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健身和积极参加健身活动的良好风气。


bet365娱乐场开户办公室     2017年1月25日印发